在各地征地拆迁过程中,一种新的“经验”正在被实践、总结和扩散,这种“经验”叫“拆违带动拆迁”,即以拆除违法建筑的名义来推动拆迁,当拆迁补偿无法达成一致的时候,政府相关部门就以最严厉的标准来核查该房屋的相关手续是否齐全,一旦有不全的地方就将房屋定性为违法建筑进行拆除。
这一模式,使得不少历史原因形成的合法房屋都变成了违法建筑,进而被拆除。
原告史某称,因邢台市一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房屋征收工作,将自己的房屋列为了征收拆迁范围之内,因至今自己未见到相关的征收拆迁合法手续,与相关部门也一直未达成补偿协议。在此情况下,该区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加快征收进程,违反法律明确规定,以违法建筑的名义,由被告于2018年6月12日向原告作出了《限期拆除决定书》,认为自己合法拥有的房屋属于违法建筑,责令自行拆除,逾期不拆除的将予以强制拆除,企图以拆违的方式进行征收拆迁。
史某告诉京云拆迁律师认为,被告没有作出上述限期拆除的依据,事实不清,证据不足,程序违法,想委托我所律师向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法院判令撤销被告的《限期拆除决定书》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。
被告辩称:因原告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,且土地使用权期限已经届满,原告自始不能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,应当依法收回;因原告没有依法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,原告对涉案房屋不具有合法产权,本案涉案房屋属于违章建筑。
另外,在本案中,虽然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》自2008年1月1日起因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》的实施而失效,但是,《城市规划法》第二条、第三条有关该法的适用的空间效力、第三十二条和第四十条有关规划实施要求及其法律责任等规定,与《城乡规划法》第二条、第四十条和第六十四条的相关规定基本一致,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法律冲突。
因此,无论根据原告实施违法建设行为时的《城市规划法》还是根据现行的《城乡规划法》,原告的建设行为始终具有可罚性,被告所作出的期限拆除决定书符合我国相关行政法律法规规定,适用法律正确,程序正当。
京云拆迁律师则认为:原告史某在2001年建设案涉房屋时,申办了村镇建设许可证,后又补办了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,其建房行为不属于无证建设。被告依据当时正在实施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》第三十二条认定原告的案涉房屋为违法建筑,显然属于认定事实不清、证据不足。
最终法院依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》第七十条第(一)项的规定,判决如下:
撤销被告于2018年6月12日作出的限期拆除决定书。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